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MI到底是啥?

也許你常聽人家說MI...MI...

但其實講半天也不知道到底MI是啥咪,

在此小弟正式的跟您介紹一下,MI是Musician's Institute的縮寫,

是一所坐落于LA 好萊塢大道上,專門教育流行音樂的學校 !




MI分成幾個主要的學制,我簡單列舉一下,因為詳細介紹其它網站就有寫了,

MI的官網也有,我就不需要再贅述...

1. Bachelor Degree,就是四年制的大學學士,僅提供給表演相關的組別,如吉他、鼓、鍵盤、Bass...之類,需要看托福成績。

2. Associate of Art (AA),類似後學士,為期一年半的課程,也僅提供給表演相關的組別,如吉他、鼓、鍵盤、Bass...之類,但是就不需要看托福成績了。

3. Certificate,證書,為期6個月到一年的課程,有表演相關組別以及小弟念的Audio Engineering (AE),以及其他幾個課程,不需要看托福,但也就不是什麼正式學歷,如同之前提到的,如果你想要拿學歷的,請自動跳過MI 。

4. 其他還有一些短期的課程,就請各位自行上網查詢,我就不在此多說了。


學制分別之後還分不同的主修科目,

主要有吉他、Bass、鼓、Keyboard、Vocal、Audio Engineering、獨立藝人製作、吉他製作、商業音樂...等。

請不要搞混,學制是學制,是看你修業修多久,主修科目是主修科目,是看您選擇哪一項,然而您所選擇的主修科目並不一定有您想要的相對應學制。

例如:我想修吉他,吉他在Bachelor學制有開設,在AA學制有開設,在Certificate學制也有開設,所以可以端看個人需求自行選擇。但是像我個人所修的Audio Engineering就只有在Certificate學制底下。


MI的招牌科目算是吉他&鼓,算是世界出名,單就台灣而言,也有很多老師是來MI進修這兩個科目。


而我個人在這裡修習的就是Certificate學制底下的Audio Engineering科目,

這個科目主要是6個月的Audio Engineering課程,就可以拿到證書,

看個人需求可以再加選3個月的Post Production電影聲音後製課程,

以及3個月的Live Sound現場PA音響的課程,所以修業時間從6個月、9個月到12個月不等。



根據美國的法律規定,國際學生需全職修滿至少9個月課程才符合OPT資格,

所以多選個電影聲音後製或是音響課程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什麼是OPT ?

原文是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是一個自由選擇參加與否,讓國際學生可以在有限期限內合法工作的制度。

往後會有文章詳細說明。












WHY?-為何選擇MI ?

為什麼選擇MI ?



我相信每個人有不同的、背景、專長、理由與選擇,

全世界不同地方也都有各式各樣的學校,

但,單就我個人的想法,

目前台灣流行音樂界留學國外的兩大派別,一個是Boston的Beklee,另一個就是LA的MI,






















並不意味著其他學校不好,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沒用,

只是單就現況而言,這兩個學校出來的目前看來是占大多數!



至於為何我選擇MI而非Berklee ?

我完全承認,Berklee出來的學生比我從MI出來的底子厚實多了!

畢竟Berklee下的功夫我想絕對比MI來的深,

但我還是選擇了MI, WHY ?

以下是我當初選擇的因素:

1. MI位於洛杉磯LA,我個人非常喜歡那裡的氣候與環境,根據十幾年前小時候去過的經驗是如此... (然而實際來的狀況跟我想的差超遠...往後會提到)

2. 申請MI比申請Berklee容易得多,錄取率高,而且除非你要念大學學制四年,否則MI並不看托福成績 ! (但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往後會提到)

3. MI可以以較短的時間畢業,對於之後想回台灣發展的我來說,短時間可以學到東西是很大的吸引力!

4. 單就娛樂性而言,LA就一次擁有Universal Studio & Disney Land :D

5. 舉世聞名的NAMM SHOW,每年就在Nashville 和 LA !!!

6. Berklee學費更貴,生活花費更高,並且較難錄取,也較難如期畢業,但他的確是很好的學校!




以上,其實您要說我動機薄弱我也承認啦,但總之,我選擇了MI,


而且到目前為止我並不感到後悔 :)



也許您決定去念MI時,很多人會反對您,基於一些很瞎的理由...

或是一些很奇怪的網路評比,但是我想做的,是幫助您想清楚...



案例一:MI只是一間補習班,並不是什麼正式的學校!

OK,我承認他是如此,然而對我而言重要的是我能學到什麼,

我能多快學到我要的東西,而非一定要拿到什麼赫赫有名的學歷,

但這是我的想法,並不表示您也得跟我一樣,如果您很重視學歷,那請直接跳過MI !

再說即便是補習班,人家教出來的學生至少有個業界就業能力的底限,

請問在台灣的大學教育是否有把握該科系的學生出來就一定俱有該行業的就業能力?

我講的不是經驗累積,而是"就業能力"。

再說,台灣是否也是補習班盛行?不然台北車站附近何來如此多的廣告招牌?

然而大學出來的找不到工作,反倒是去補習班打滾了一趟就可以考上高考?

所以我並不覺得補習班把達到目標的經驗法則歸類、簡化,

讓人可以在短時間透過訓練達成目標有什麼不對。

那又會有人說,補習班台灣就有,幹嘛到國外去念?

Well,我得說, 在某些行業裡,確實台灣就有紮實的學校可以訓練,並不需要出國!

然而我想學的Audio Engineering,

我猜想應該是受限于台灣的教育體制、環境、政策與一般民情,

目前我並沒有看到台灣哪一個機構或學校可以用一整套完整課程來培養出專修的Audio Engineer,大部份都是附屬而已。

SO... 我想這很明顯了!




案例二:MI在音樂學校的排名又不高,比他好的學校滿地都是!

對,這是實話,MI在全世界音樂學校的排名並不好,甚至應該是不及格,

但,有個前提是,我們得先界定一下討論的範圍,是所謂的"流行音樂",

如果這時候您腦袋蹦出的是"POP Music",那可能先稍等等,

那大部分指的是樂風,正是來說應該是 "Contemporary Music"!

然而真正的問題並不出在分辨Contemporary和Pop,

而是很多人忘記了Contemporary Music和Classical Music的區別!

許多人腦袋中的音樂學校其實大部份都是Classical Music的學校,

到此先打住一下,倘若您不知道什麼是Classical Music和Contemporary Music的,

建議您先開另一個視窗去Google一下...不然我們會雞同鴨講。

回來,

眾所皆知,鼎鼎大名的茱莉亞音樂院,琵琶第音樂院,寇蒂斯音樂院,新英格蘭音樂院,

伊斯曼音樂院,曼尼斯音樂院...blablablablabla...族繁不及備載,

Bingo,這些都是所謂古典音樂的學校,舉世聞名,

但是拿來和MI比,那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就好像拿著披薩去跟滷肉飯比誰好吃,

對,他們都是食物,都各有所愛好者,但他們本質上就不相同,無法如此比較!

外掛一個案例二之一,除了音樂學校排名不高之外,還可能會有人跟你說,

MI在全美的大專院校排名根本排不上名!

對,因為第一名的叫做哈佛,後面幾個跟著的是耶魯、史丹佛...

這是一樣的問題,不同領域的東西無法放在一起比較,

台灣頂尖的廚師並不會出自台大、清大、交大、政大、師大,這是一樣的道理!




MI並不是完美無瑕,也有很多缺點,

1. MI鮮少提供獎學金,這是在美國的學院評比中很大的缺失。

2. MI位於人口複雜的好萊塢地區,治安並不好,但是生活花費卻很高!

3. MI自己沒有宿舍,所以學生得自己找房子住,然而住宿費因為好萊塢地區的關係也很高!

4. 單就我個人主修的AE而言,因為申請並不用Audition,所以一些阿狗阿貓也進得來...




諸如此類,網路上有很多的資訊,有些有偏頗,有些只是個案,

但重點是您自己要想得夠清楚!








緣起-為什麼要有這個部落格?

我叫阿文(很俗的名字),或是也可以叫我Peter,
是一個來自台灣,台北市,到洛杉磯 LA 好萊塢 Musician's Institute (MI)修Audio Engineering (AE)的學生。

(網路截圖)

2015年,
從認識學校、申請學校、辦簽證...一直到LA,
整個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貴人幫助我,
貴人可能是在網路上找到的部落格,可能是身邊的親朋好友,
許許多多的資訊,端從網路搜尋開始!

我找了許多的資料,但是不多有關MI的AE資訊,所以就想說既然自己來了,
何不自己來記錄呢?於是乎有了開這個部落格的構想。


(網路截圖)




如果您也正想去MI,如果您也正想去MI修AE,

那...希望這裡能夠幫助到您 :)


特此聲明:本部落格目前僅針對MI的AE課程,畢竟這是我的主修,也是我開這部落格的目的,所以其他課程的部分就請見諒 :)




謹向過去在這過程中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親友、家人,致上個人最深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特別感謝

台北錫安光點教會全體牧者與同工
台北悅茵藝術工作室-陳哲聖老師
台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台北原始製作-B哥
台北已故錄音師-林聰智老師
台北文大推廣部-Frank鄭旭志老師 & Snoopy Chen
台北擎光影音工作室-范鳴光老師
台北擎光影音工作室-嚴振洋老師
台北留聲跡-呂頌恩老師 (MI AE畢)
台北-Jacob王永生老師
花蓮指間藝術工作室-嘉木郎 (MI AE畢)
新加坡友人-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