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LA Hollywood的生活 (上)

一趟遠的要命的飛機,來到LA鼎鼎大名的好萊塢地區,
很多人心目中都很嚮往的觀光勝地,然而當我們要開始思考生活在這裡時,
卻又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哪些問題是會碰到的?


1. 機場接駁-下飛機了怎麼去旅館?

如果看官您是在LA有親戚、友人接送,那可以直接跳過這點。
但說實話,有親戚、友人接送真的是最方便的。

方案一,
以MI來說,當你確定錄取之後,弄完一些美國、台灣來來回回的資料,
其中一份文件會告訴你學校附近的旅館,以及機場接駁資訊。
學校有合作的接送公司,可以到機場去接送你去到預定的飯店。
只要你在出發前,填妥相關資料,個人電話、飯店地址等等,
學校就會幫你安排,但在此也是要提醒各位,請在出發前務必要跟學校再三確認有預定接送的服務!!
這個服務基本上一個人大概是45-60美金不等,並不算便宜,多加人還要多加費用,“
但對於剛來到LA人生地不熟,這倒也是個花錢消災的方案之一。 (PS.這個方案有可能要付小費)

方案二,
機場有所謂的Flying Bus 直接從機場開到好萊塢,價錢部分我並不太清楚,
就是一台遊覽車從機場發車,直接開到好萊塢大街附近。
前提是要在LAX機場去找到Flying Bus的服務據點。

方案三,
Uber !如果你是已經有美國銀行帳戶,並且也有信用卡的人,
其實可以考慮從機場叫Uber,方便、快速,
雖然比一般市區內叫Uber貴,但是也不失為一個方式。



2.旅館-怎麼找?

到LA之後,總得先有個落腳處,
大部份的人會先找個旅館住下,當作找到房子之前的緩衝,
但也有人是在出發前就已經和學校聯絡說想找人一起分租房子當室友的,
就有可能在出發前就已經決定好之後租的房子在哪裡,
以至於可能可以省掉一筆旅館的住宿費。
基本上學校會給你一份清單,但其實我個人認為僅供參考,
因為還有很多選項並沒有列在上面,甚至有一些會是舊的資訊。
在這裡推薦一個網站 "Yelp",在台灣也許不是那麼的流行,
但是在美國這裡是一個相當普遍被使用來查詢店家資訊的網站,
在Yelp裡輸入你要到的地區,然後查Hotel,理論上就會有一大堆的資料。
大家腦袋裡想的當然是越便宜,規格越高越好,
基本上這種要求很難找,但也不能說是沒有,
而且住旅館的習慣又大不相同,所以建議出發前先好好研究一下,
別忘了看一下評價,還有其他人PO的照片,當然很重要的是房價,
是否有附贈早餐,或是其它服務,甚至如果旅館夠高檔的話也許是有包括機場接送的,
這就看個人經濟能力自己決定。
(PS.不要忘了在你查到的住宿價格上加上10%左右的稅,再加上15%左右的小費,才會比較接近最後真正開銷的數字。)
找到旅館住下後,我個人建議第一件事是去學校繞繞,找到你的Advisor,
以及去學校拿些生活資訊的資料,包括租房資訊,這挺重要,雖然不見得幫的上忙,
但至少是一個開始。
再下來就是要先去銀行開戶頭。


3.銀行

找到了旅館、逛完學校,
該是時候把身上也許帶著的巨款,無論是現金或是支票,趕快存入銀行,
一來安全,二來要趕快拿到信用卡才好辦事。
在MI附近的地區,不外乎這三家銀行,
Bank of America (BOA)
Wells Fargo
Chase
每一家的功能差不多,只差在一些小細節的規定,這要個人自己去稍作研究。
基本上開戶是一件效率挺高的事情,個人認為八成是我在美國經歷最有效率的事情。
畢竟是我們捧著錢說要放在你銀行裡,所以服務好、態度好、速度快,因為...錢啊 !!!
我個人是選擇Wells Fargo,沒為什麼,當初朋友說他用,我就也跟著用了。
Fargo的據點離學校並不是最近,但也無所謂,並非遠的誇張,而最近的ATM點是BOA的。
這三家銀行的ATM就我所知都有提供中文的服務,但也僅限ATM,
開戶的時候得去到銀行裡面,好萊塢地區大部份中文都還是不通的。
銀行開戶時,要帶護照、I-20,當然還有錢!
再來就是他會問你要地址,如果你此時是已經有房子租的,
那當然沒什麼問題,直接填家裡地址就行,
如果你還沒找到房子,那也不用擔心,是可先填學校地址,之後找到房子再回來改的。

開戶時,基本上大多會幫你開兩個戶頭,一個Saving Account,一個Checking Account。
如果行員沒幫你這麼做,記得要問他這個問題!
Saving Account就像是大水庫一般,如了你本人之外,任何人都動不了這個戶頭的錢,
所以建議把大部份的錢都放在Saving Account。
Checking Account就像是一般家裡的水塔,所有日常生活的開銷支出,都會從這個戶頭扣除,
還有信用卡的連結也是連到Checking Account,
所以一般建議,Checking Account放著足夠用的錢就好,不要把所有錢都放Checking,
因為要是哪天信用卡不慎遺失,再衰一點又被盜刷、盜用,
那都是從Checking Account扣,Saving 是不會被動到的。
Saving和Checking之間,是可以直接轉賬,就好像是從水庫拿水出來放到水塔應付日用。
轉賬可以透過手機APP來轉賬,所以非常方便,但是我用的Fargo銀行有每個月六次APP轉賬的限制,超過六次就得到ATM去操作。
一般建議家人匯錢來的話,匯到Saving,要用錢時再轉到Checking來就行。

銀行同時還有一些些其他功能,例如他們可能有合作的保險公司,
可以提供一些可能會需要的保險,如財產災害險、車險...等等,
這就看個人需要再去參考就行。
其他還有一些設定自動繳費的功能,如水費、電費之類,
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請行員幫你設定。



未完,待續...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申請的過程

申請MI的課程,基本上並不是太困難,
只是對於一般毫無經驗的學生而言,一開始總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

基本上我會建議兩個方式,

方式一、直接上MI 網站 http://www.mi.edu/

如果你很熟悉國外大專院校的這些瑣碎流程以及網頁排版,那基本上直接上網對MI提出申請是最快的,透過你留言的Email,學校就會用該Email與你聯絡。
這是最快的方式,但前提是,你的英文閱讀&撰寫至少要有個最基本的能力,畢竟Email的往來都是英文。如果你不熟悉也沒關係,我個人還挺鼓勵學生能夠用這種方式直接跟學校接觸,一方面訓練英文文字溝通的膽量與能力,另一方面是可以直接得到從學校來的最新、最正確的資訊。


方式二、透過MI在台灣合作的代辦機構

MI在台灣有合作的留學代辦機構,詠瑞留學,而且是免費代辦。對於一般在台灣的學生而言,這個方式也許是比較容易著手的方式,因為對話的窗口變成了代辦機構,可以用中文溝通,並且代辦機構會幫助你整理相關所需資料,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透過代辦來申請時,等待的時間會拖得較長,畢竟你提出的問題給代辦,要等他們上班時間收到信或接到電話,然後等他們處理之後發信給MI,又要等MI的上班時間,別忘了,地球上美國跟台灣中間是有時差的...然後MI再回信給代辦,再等代辦上班的時間收到信,然後才把一個問題的答案轉達給你,如此曲折的過程,需要耗費一定的時日,但如果日程對你來說並不是問題,並不急著申請,那就無所謂,我個人當年也是用這個方式申請MI。

無論你透過哪一種方式提出申請,只要MI收到你詢問申請相關的Email,就會把你的個案分發到學生事務處底下的部門,有專門的Advisor 來對付你!噢不,應該說是引導你 :)
但說實話,Advisor的話並不一定都可信,我指的並不是他告訴你申請步驟不用聽,這裡說的是有些Advisor為了要慫恿(對,就是慫恿)學生到MI就讀(學費嘛...錢哪!),無所不用其極的編造一些花言巧語,告訴你一些天花亂墜的雜七雜八,那些就看看、聽聽就好,以免屆時真正入學覺得期望超高,失望超大。但我還是說,MI仍然是好學校,只是有些Advisor會有一點個人的...熱情!


通常MI有些Program或是課程可能會有隔季輪開的問題,所以搞清楚要申請的Program與預計入學的學季,是否確定有開,這很重要,但MI的各個Program情況不盡相同,這裡僅以AE Program的狀況來描述。
簡單來說,以AE而言,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 AE Program是每季都會照常開課的。


決定開始申請之後,無論用哪個方式,應該就會收到Email通知你要準備下列第一階段的東西:

1. 基本資料表、MI的申請表
2. 護照影本
3. 英文推薦信一封
4. 英文版高中成績單與畢業證書
5. 錄音檔 (其他Program會要,AE不必)
6. 申請費美金100(刷信用卡,授權書在申請表中)
7. UPS快遞費:台幣600,將所有申請文件寄到美國

如果你是選擇代辦的方式,代辦會幫你填寫MI申請表,但剩下的就得靠自己去慢慢一個一個生出來。

第一階段這些東西都完成之後,要把申請的這些文件寄到美國MI學校本部,進行所謂的 "審核",但其實MI一般對於願意來申請的人大多都會通過,並且招收,所以這部分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當MI審核完資料,決定招收之後,會再寄一封Email,是一封類似基礎英文能力與智力測驗的信,要你完成一個線上的測驗。聽到要測驗,大家可能會覺得緊張或是不安,但測驗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基礎的英文能力,可能考你單字,可能考你邏輯,可能考你數學,但放心,身為台灣的學生,這些測驗我們應該國小、國中就都可以回答了,並不會太難,例如:一疊紙24元,請問四疊多少錢? 不用緊張,沒有陷阱,答案就跟你想的一樣...
放心,美國人不會出那種自己都不會的題目來,好啦,托福是個例外 ... = = 但反正來MI念AE又不看托福。

為什麼要做這個測驗,我個人也是很好奇,但是基於推測,我想應該是要避免智能不足的學生來入學吧... 說真的,如果這個測驗對你來說簡直難如登天,那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要念AE ?...這是一個非常需要邏輯、反應與思考的課程。

測驗過後,再過幾天,學校收到結果,然後會通知你通過了,至此,恭喜你完成了申請手續的一半了!為什麼只有一半?因為還有另一半...

第二階段的申請手續就簡單多了,但也開始會心痛了,為何?因為要開始繳錢了。
接下來會收到的Email,應該會告知這些事項:

1.先匯第一個學季的學費到MI帳戶,學校就會幫您準備簽證的文件.(或刷信用卡)

2. 準備一份財力證明 金額要有學校要求的金額以上 (英文版的證明) 
如果是台幣帳戶要標註跟美金的匯率。
3. 匯完款的水單和財力證明請之後繳交給代辦,或是要掃描Email甚至郵寄給MI
4.完成一些刷卡授權的表格

這個部分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就是花錢了事,繳了錢就沒啥事了,唯獨當中財力證明的部分,要稍微注意一下。

一般根據申請的Program不同,財力證明要顯示的金額也會不同,就算是申請AE,也會因為你告知要念的Quarter數而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如果單純只念AE Program,那就是兩個Quarter,6個月,學費加預估生活開支的財力證明可能會落在兩萬多美金;但如果是要念AE + Live Sound or AE + Post Production ,那就是兩個Quarter+一個Quarter,9個月,財力證明可能就會落在三萬多美金;如果是全部都修,AE+Live+Post,就等於2+1+1個Quarter,12個月,財力證明的數字就會到四萬多左右。這部分理論上Advisor或是代辦都會告訴你確切的數字。
這個財力證明的數字最後就會顯示在學校發給你的I-20國際學生證上面,是向美國政府所有相關單位的證明,所以非常重要。

個人一點小小的經驗分享,倘若狀況許可,在開財力證明時,盡可能高過他要求的數字。
例如學校要求要有至少三萬美金的財力證明,倘若狀況許可,建議開個四萬、五萬的財力證明都沒有關係,當然不必開個一百萬美金之類的土豪數字讓大家知道你是凱子,但是稍微高出原本的數字一些,之後會有其他用處,容以下說明...
說明一,有人會擔心,數字開大了會不會危險?基本上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因為這個數字只會顯示在你的I-20上面,I-20在你降落美國入境之後,就是跟護照一起代表你的合法居留身份,上面的一切都代表你,財力證明的數字也代表你的經濟能力,是有法律效益的,所以這種極為重要的文件,你不會想要把它搞丟,或是到處亂放,或是沒事在路上亮出來給別人看,通常會看到你I-20的人不外乎以下幾種,學校、政府機關、海關、水電局、房東... 都是在你有合約、金錢或是出入境相關的重要場合才會用到,所以並不必去擔心同學會偷看你的I-20,因為他就算看了也不能幹啥,再說,這些極重要文件,本來就應該自己收好。

說明二,之所以要開大的原因在於,租房時有用!往後會有文章講到MI生活,包括租房,這裡先稍微提一下下。租房時,無論是房東或是租房辦公室,都會要看你的身分證(護照+I-20),以及財力證明,人到了美國,台灣的銀行開的財力證明,未必所有人都承認,但是I-20上的數字是絕對有公信力的。房東或是租房辦公室會要看到你的財力證明,證明你有能力承租你想租的房子,並且不會因為付房租而活不下去之類的,要確保你能履行你的租約,所以這部分大多都會相當嚴格,此時你的I-20上顯示的數字夠大,那你能夠成功租到房子的機率就提高了!至於詳細細節往後講租房時會再補充!


搞定了這些,學校收到了你的學費,也證明是你的匯款,並且收到你的財力證明之後,就會以掛號郵件的方式,將日後代表你在美國一切生命的I-20寄出。如果你是自己向MI聯繫申請的,那你就會在你家或是你填的地址收到I-20;倘若是透過代辦,那MI會將I-20寄到代辦那邊去,得自己跑一趟去拿,但這文件極為重要,少了他後面什麼都停擺,所以跑一趟還是值得的!
當你手裡親手握著自己的I-20時,表示...
至此,MI申請過程,全部結束!恭喜入學!



很簡單吧?(才怪)
但說實話,真正難的還在後面,
提到簽證,這是魔王中的大魔王。

待續...